中總舉行“2025澳門工商業座談會”

字型大小: 字型大小
日期: 2025年04月02日
  • 67ed075e2339e
  • 67ed076890430
  • 67ed076e1fd3c
  • 67ed0776b95a2
  • 67ed077ad4a3f
  • 67ed078a57c5e
  • 67ed079859a6e
  • 67ed079dde26f
  • 67ed07a60eea0
  • 67ed07ac4b0f1
  • 67ed07b77ecb6
  • 67ed07bfe8411
  • 67ed07c92fa41
  • 67ed07d525b06
  • 67ed07ddcd6d3
  • 67ed07e4e17d4

澳門中華總商會於四月一日在會址四樓馬萬祺先生紀念堂舉行“2025澳門工商業座談會”。出席座談會的有中總會長崔世昌,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,中央駐澳聯絡辦公室協調部部長仇昱、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,中總副會長賀定一、何超瓊、林金城、劉藝良,理事長馬志毅,監事長高明,副理事長崔煜林、余健楚、黃國勝、盧德華、何佩芬、黃樹森、何富強、徐達明、葉兆佳、陳澤武、林燕妮、何敬麟、馬志達、許樂敏、顔奕真,副監事長梁安琪、陳隆成,會董陳志玲、謝思訓、李子豐、孫豪、廖僖芸,工商事務部長阮建昆,秘書長區榮智和副秘書長梁慶華,以及政府部門和工商各界代表等二百人。

崔世昌在會上致詞時表示,面對外部經濟壓力加大等複雜形勢,去年本澳經濟在服務出口的帶動下,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,整體經濟規模回復至2019年的86.4%水平。然而,近年本澳消費模式有所轉變,北上消費、電商平台包郵到澳、平替消費、消費降級等疊加因素,商戶要不斷適應居民消費需求升級而各出其謀。有及見此,為聆聽各行業在經營上面對的問題,本會於今年初起,已開展了近十場與各團體會員的茶聚座談會,冀收集有關意見和建議後,更好的向行政當局有關部門反映商界的聲音。

崔世昌就未來澳門經濟發展提出四點建議:第一,堅持貫徹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,推動民營經濟發展。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底對澳門提出“三點期許”、“四點希望”的一系列重要講話,為澳門新的發展階段指明了方向。此外,習主席於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,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、大有可為,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。工商界作為推動經濟的重要力量,要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,緊抓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機遇,深化國際交往合作,推動“1+4”產業多元發展策略,做好“引進來、走出去”工作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推動民營經濟發展。

第二,堅持做好“澳門+橫琴”這篇大文章。橫琴發展在15年間,經濟總量從可以忽略不計增長到去年的538億元,有力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。在緊扣“澳門+橫琴”的戰略新定位下,給澳門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、提供更大發展空間。工商界要堅守“一國”之本、善用“兩制”之利,牢記“三個要看”檢驗標準,積極參與合作區建設,做好“一國兩制”的制度銜接,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,推動“四新”產業發展,助力澳琴一體化,深度對接大灣區高質量發展,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,推進國家加快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。

第三,堅持穩經濟、增信心,克服困難謀新發展。當前,面對經濟的新形勢,信心比黃金更重要。回歸以來,澳門經濟順景的時間多於逆景,但我們亦面對過不少困難時刻,如2003年SARS、2008年金融海嘯、2014年博彩業深度調整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,但我們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,並且發揮“一國兩制”的制度優勢,過去面對的困難,始終能夠迎難而上,創造更好的發展。過去25年來,1999年與2024年的經濟數據作比較,內地及澳門的生產總值分別大幅攀升16.4倍、7.7倍,可見內地經濟的增長遠高於澳門。祖國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,且澳門受惠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,發展的機遇將大於挑戰。未來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,包括工商界在內的社會各界要堅持做好穩經濟、增信心的工作。

第四,堅持投資於人、促進消費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“投資於人”,推動更多資金資源“投資於人”、服務於民生,支持擴大就業、促進居民增收減負、加強消費激勵,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。因此,建議政府響應國策,聚焦居民所需,把更多資源“投資於人”,特別是育兒、教育、醫療和養老等民生領域,從而減輕居民負擔,釋放消費潛力。

崔世昌指出,投資、出口、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。在提振消費方面,去年政府聯同中總先後合辦了“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”和“全城消費大獎賞”,以及現正推行的“2025年社區消費大獎賞”,均是提振消費的措施,並獲得居民和商界的認可。中總將繼續配合政府做好經濟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,並冀政府推行更多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措施。此外,中總將於今年11月2日至4日在澳門舉行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,發揮平台中的平台作用,強化內聯外通,拓展商機,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。

戴建業在會上從三個方面分享。一是澳門經濟形勢總體平穩,面臨不確定性須審慎應對。今年以來,受惠於中央的惠澳政策,包括珠海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別實施赴澳門旅遊“一周一行”及“一簽多行”,澳門入境旅客數量持續增長。此外,最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,去年物價整體保持平穩,2024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033億澳門元,按年實質增長8.8%。然而,當前國際上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明顯抬頭,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、不確定因素,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,難以獨善其身。同時,在特區政府積極拓展客源的基礎上,旅客的消費模式和觀念發生較大轉變,人均消費按年減少14.6%,降至2157元,而且全球經濟復甦不平衡,為本地企業帶來新挑戰。

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支持企業經營及發展。特區政府一直從財務支援、拓客引流、促進消費、升級轉型等多個方面,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、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,同時着力優化社區營商環境,為不同社區注入活力。今年以來,特區政府持續推進以上工作,並因應最新形勢與時俱進優化。未來會持續透過多渠道了解企業發展所需,適時優化現有政策舉措,激發社區經濟活力,支持澳門各行各業實現更高質量與可持續的發展。

三是推進產業多元發展,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為增強澳門經濟的穩定性和風險抵禦能力,實現長期繁榮穩定,特區政府持續優化產業結構,並提出“1+4”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,積極推出政策措施。在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的同時,着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、現代金融、高新技術、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。

戴建業指出,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,粤澳雙方正以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”的新體制,攜手推動深合區建設。特區政府已設立“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”,將從政策、法律、人員及資源投放等層面加大對深合區的支持力度,並圍繞產業民生法規修改、澳琴政策聯動、引導澳門資本加大對深合區項目投入等方面推出系列具體舉措,共同推動深合區建設展現新面貌、實現新突破。此外,積極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內地省市的合作,力爭在貿易、金融、專業服務等領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。同時,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,也是本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。政府將更積極發揮澳門作為中葡“精準聯繫人”的角色,並持續拓展與葡語、西語以至更多國家的合作空間,深化國際交往合作,在助力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。

戴建業強調,經濟財政範疇團隊將恪盡職守,以更開放的思維、更強的擔當作為意識,提升經濟治理效能,結合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,積極推動公私營機構等各持份者共同參與經濟建設。

隨後,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莫志偉,新濠集團董事鍾玉文,咀香園餅家行政總裁黃若禮,廣東躍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、首席執行官江朝暉,澳門大藥房商會理事長吳慧紅,葡中工商協會澳門分會理事長區偉時,中國電信(澳門)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新,澳門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潔先後作席上發言。

在聆聽各行業的商會及企業代表發言後,戴建業回應指出,透過座談會能讓政府代表吸納各行業發展情況及對未來的看法,政府將繼續聆聽各界意見,仔細研究並作為今年施政需要改善的工作方向。他提到,現時新四大產業中,高新科技發展的投入是特區政府着力開拓的一環,但推動政府投入資源同時,更重要是引導社會各方聚焦未來發展,將現有資源集中並抱團攻堅,相信突破的成功機率會加大。

戴建業指出,過往三個多月,政府廣泛吸納社會意見謀劃新一份施政報告,當中包括短、中、長期的謀劃,政府有信心可攜各持份者推動既定計劃。但有為的政府也需有效的市場作配合,所以政府也希望業界更積極配合政府方向,推進落實相關政策,舉例近日在社會推出的大型引流計劃,呼籲區內中小企多積極參與,運用好帶來的人流和商機。

戴建業續指,至於會上各代表提到的行政優化建議將記錄在案,經財範疇可做的會盡快做,達到“有條件的先做,需要創造條件去完成的也會有時間表”;一些跨範疇的行政優化則會由行政長官協調推進,而市場的協作也同樣重要。政府財政上有作為外,在行政業務、流程改善、治理優化、引導市場方向都在同步開展。現時面對着很多不確定性,更需要是以多元化作應對,皆因多元化的思維模式才能帶出創新,可讓澳門充分發揮中西文化交匯城市特色,尋求更好的發展機遇。

阮建昆致謝詞表示,通過本會的團體會員、工商團體的席上發言和書面發言,使我們了解到各行業面對的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,這對特區政府及我們工商界制定未來工作方向提供了不少參考資訊。這次座談會,不論是席上發言還是書面發言的代表,事前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,他們的發言內容都是實事求是、清晰且全面地展現了業界目前所面對的境況,極具參考價值。

阮建昆指出,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亦是“十五五”謀劃開篇之年,同時也是橫琴合作區第二階段發展目標的啟動之年。中總定當一如既往,不忘初心,開拓創新,在推進澳門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帶頭作用,引領工商界堅定澳門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,為澳門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。我們更期望特區政府能多吸納包括工商界在內的社會各界意見,圍繞“一中心、一平台、一基地”的定位發展,推動“1+4”產業多元發展,深度參與“一帶一路”、大灣區、深合區建設,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

出席座談會的還有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主任羅志輝和顧問歐玉珍、馮炳傑,澳門海關助理關長葉華釗,經科局局長邱潤華,財政局局長容光亮,旅遊局代局長程衞東,勞工事務局局長陳元童、副局長陳子慧,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,消費者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梁碧珊,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劉杏娟,土地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,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韋海揚,交通事務局副局長鄭岳威,郵電局副局長葉頌華,巿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杜淑儀等。

此外,今年共有42個中總團體會員、工商團體提交了書面發言。有關的發言稿已上載至中總網頁:www.acm.org.mo,歡迎瀏覽及下載。